不保证成功不一定有用
知识只是点亮世界的灵光
我是梁文道
本节目由看理想出品
授权喜马拉雅独家播放
30年前当我还在念大学的时候
我们那时候
一群念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
喜欢玩一种谁更没出息的游戏
这个游戏很简单
那就是比较一下
谁念的那一门专业本科
将来是最没有前途的
首先因为我念的是哲学
所以我通常以为我这个游戏肯定要赢
要最后拿到冠军笑到最后一刻的
可是呢我发现原来强中自有强中手
有一些念别的学科的同学呢
就会跟我比较
他们的学科
为什么要比我学的哲学还要没出息
还要没有前途
比方说念文学的朋友就会告诉我说
你别看这个念大学的中文系
英文系录取分数
在当年
是比我们这种念哲学的要多一点
要高一点
但其实啊
他们的出路啊
也无非就是将来继续当个老师
这是他们的主流市场
那么我们念哲学的呢
好歹呢好像还有人能够
将来转行念法律或什么的
但是他们念中文的呢
不晓得为什么一进大学念中文
将来注定就是一个当老师的命
那么当老师当然也没什么不好是不是
但反正他们就嫌弃就对了
然后再比较下去呢
又有些念人类学的朋友跟我们说
你们念哲学这叫将来没有用吗
我们念人类学的怎么办
所有人一听说我们念人类学
都以为我们将来是不是一定要去非洲
或者是南太平洋某个岛屿上面
跟一些当地的
原住民混在一起住个几年
然后最后人间消失
再来呢
还有一些比如说是念经济学的朋友
也跟我们说他们念的东西很没用
那么这时候呢大家就都笑了
就凭你们经济学也敢跟我们比较
说你们念的东西没用吗
今天不是全世界都很看好经济学家吗
你如果专门做经济学
你搞一个自媒体
弄个公众号
说不定将来还能上市呢
当然我们那时候没这些
但反正那时候做经济学家
也是挺吃香的一件事
那为什么念
经济学都觉得自己没出息呢
原来是这样的
他跟我们说
很多人以为
我们经济学家仿佛有一个定海神针
或者有一本神机妙算的指南
能够告诉大家经济循环景气的规律
于是呢我们大家就能够趋凶避及
像算命一样
但其实啊
很多人都晓得
经济学家去预测未来的经济趋势
几乎可以说是100个人预测要错掉99的
那么你说经济学还有用吗
当然我们当年玩的这种游戏
到今天看起来呢
是很幼稚很可笑的
但是奇怪的地方是
我们玩这种游戏背后的出发点
他的一个前提条件
似乎到今天都依然存在
那就是很多人都还会去问
我们现在需要的所谓的人文素养
这些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他到底有多被需要呢
他是不是真的那么重要呢
再用句大白话来问
那就是
念这些人文社会科学到底有什么用呢
首先这个问题本身
就是一个很值得拆解的问题
很多东西我们是不会去问他有没有
用的比如说我们每天吃饭
我们会问吃饭有用吗
这是句废话对不对
我们当然不会问这种问题
但是假如你今天念工商管理
我们也不会去问这个东西有没有用
那为什么唯独
是一连串的人文社会科学
我们会关心他的用处问题呢
首先这里面牵
涉到的就是我们怎么来理解
什么叫做有用
什么叫做用处
对于用处跟有用这一点
如果深入挖掘下去的话
说不定我们就要进入到一个
对于人的思想意识
对于人
所处的整个社会环境的总体判断了
首先
任何一个事情我们去谈他有用跟没用
其实都不是那么简单的
能够获得答案的
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
这个用指的是针对什么
这个用处
到底是在什么地方能够施行他的用处
我们说一件东西有用
仿佛是因为我们已经有了某种的需要
然后提出了一个
对这个需要的应对的方法
那这个应对的方法就叫有用
但是
我们人类又如何了解需要呢
我们怎么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呢
我们怎么知道
自己平常以为自己必须的东西
是真的必须呢
还是说那只不过是一种错觉
或者是社会上主流价值观跟意识形态
使我们认为这些东西是我们需要的呢
那么对于这一连串问题
如果我们再追问下去
很好那就要欢迎你来到
人文社会科学的世界了
因为
正正是这一连串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能够帮助我们
去回答刚才这一连串关于有用没用
有没有需要
等种种问题
就算
不能给这些问题一个很精准的回答
至少能够给我们一套工具去更精准
更细致更有密度和深度的
去思考刚才所说的那一切
那么假如我刚才说的这些对你而言
都好像有点太过抽象
或者太过不着边际
甚至
你可能会觉得我说的这些都是老
生常谈的话
那么我们不妨具体一点
我们具体来看一看啊今天在我们国家
很多人可能并不怀疑人文素养的必要
比如说今天很多人会认为
身为中国人多多少少要知道点国学吧
那么就算自己不知道
孩子总该要学点吧
所以呢
为什么今天大江南北有那么多的国
学班社会上又掀起了国学热
那么问题来了
我们这里所讲的国学指的是什么呢
什么叫做国学呢
比如说我见到有一些国学班
就会把三字经当成一个国学的入门
课程然后希望很多
家长带着侄女去学习三字经
背诵三字经
但是三字经真的是国学吗
或者至少他真的是一个对今天人而言
仍然是有用的
很好的一个国学的入门途径吗
那么这个时候
我们就需要好好的了解一下
国学跟我们中国经典的
传统的那种阅读方法
还有我们现代人如何回顾
中国固有的这些经典
这就有非常大的关系了
所以我们与其直接去讨论
三字经好不好
年轻人小孩子该不该读三字经
不如具体一点去回答
到底三字经是个什么东西
去探索他
然后同时呢
还要去追问三字经跟国学的关系何在
然后再深入一步去看
到底我们平常所讲的国学是什么
又有些时候
我们会觉得
我们之所以对很多
人文社会科学
开始变得不是太感兴趣了
到了一定岁数之后
觉得这些东西挺沉闷
挺无聊
还不是因为我们对这些东西很陌生
恰恰相反
是因为我们都觉得自己对这些知识
已经够熟悉了
因为有很多东西
都是我们在接受基本教育的时候
就已经经历过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历史
我们
全部人中小学的时候都一定读过历史
那么到底我们历史是怎么读的呢
你回头看一下你就会发现
我们读的历史
无非就是一连串的重大历史事件
以及重要的历史人物的时间罗列
那么读完这些
背完那些事件的年表
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
就像我们一开始所讲的
他的用处在哪里呢
更重要的就是
有时候我们说
读历史是为了避免
再发生以前的人曾经犯过的错误
但为什么我们总还是会不断的犯下
以前的人都犯过的错误呢
我们都读了历史
但为什么历史一点都帮不了我们呢
这是否说明
我们过去一直以来
透过教科书学习所学到的历史
恐怕是有局限的
或者至少不是今天的学术界
所能够让我们看到的
历史所能给予的启示的全貌
从这个角度来讲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一些
人文社科的教育
但是这些人文社科教育
他们到底是什么
我们却学了那么多年
恐怕都还没有沾到他的
边
我们或者至少是没有办法很深入的
体
切的去掌握到这些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它里面真正的好滋味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文学学习
我们全部人从小到大
都读了不少的课文
都读了不少文学史上很重要的名
片和经典
但是
我们读这些以前的人写过的文学名著
跟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读这些东西
让我们文字修养更高了
没错我们今天要写东西或者看东西
我们的能力都增加了
我们也许透过文学学习
也让我们的思考更加复杂了
但是有些时候
我们每天面对的问题是很切实的
比如说我活在这个社会
我对这个社会有很多的想法
到底我这些想法是对是错
到底我跟这个社会是什么关系
我以前所读过的所有的重要的作家
他们能够对我这些问题有解决吗
能够回答我面对的这些处
境所提出的挑战吗
这
就是我们今天要回头再看文学的时候
所不能够不顾及的一个层面
好吧我们还可以注意到
有一些人文社科知识呢
确确实实是我们过去呢
都没有在基础教育时代学习过的
好像也离我们目前的工作范围比较远
但是你想想看
你既然身为一个现代中国人
你每天呢经历过大大小小的讯息轰炸
甚至你自己也参与这些讯息制造的洪
流那么这个时候你会发现
很多时候我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啊
就在不断的挑战着
我们所具备的人文社科的素养
你比如说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
社会上面有一些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
我们常常说到一个国家呢
有一个国家的主权
那么别的国家怎么能够司法干预
我们国家的主权呢
这个讲法有没有道理
当然有道理
但问题来了
那么二次大战结束之后的
别说东京审判
或者是针对纳粹
法西斯的纽伦堡大审判
这个算不算是其他国家对另一个主
权国家的司法干预呢
我们都说这是大义凛然的一件事
这个也能够来谈什么主权独立问题吗
但事实上他并没有那么简单
你可以说
他好像是真的是介入了他国主权范围
那么这种审判他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
我们是需要一定的法学素养
才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这些问题
再说一个例子
现在大家都在预言
人工智能的时代就要到来了
我们好像都只是被动的
只能去等待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而且我们总要提心吊胆
听说他会让我们很多人失业
让我们很多人的工作变得可有可无
这该怎么办
你有没有想过
原来说不定人工智能
还有可能成为哲学家
那么我们这些念哲学的人最期盼的
这个就业前景
岂不也就要将有被取代的一天了吗
那么人工智能这件事情
绝对不像他表面上看起来那样子
只是一个
少数的顶尖专家在做的一些事情
他们写的论文
他们研究的领域
是我们绝大部分人所搞不懂的
不其实离我们不是那么遥远
他也绝对不只是这少数的专家的事情
他是我们每一个人
都能够用一套特别的方法去理解
去思考的一个课题
这套方法是什么
他恰恰就是今天的哲学
能够提供给我们的一种方法
那么刚刚我还跟你提到
我大学的时候有念经济学的朋友
觉得经济学也挺没出息的
那这些为经济学家
总是有预测错误的问题
好假如经济学家预测经济趋势不准确
那么我们还要经济学做什么呢
经济学到底能够给我们什么帮助呢
于是
就回到了我们今天开头的这个问题了
我们有时候研究一些学问
了解一些知识
恐怕要的
不是他给我们一些非常眼前
实际的作用
比如说读完经济学
然后我公司经营也搞好了
然后我甚至能够让整个国家的经济
命运都变得越来越往上
不是这样的
有时候我们读这些学问
我们了解这些知识
并不是为了一些我们以为自己
啊很有需要的东西
恰恰相反
它是能够让我们更清楚
我们今天所在的环境
那么经济学从这个角度来讲
我们搞清楚经济学的现况
搞清楚经济学家的实际工作
跟他们的局限
可能就是对我今天
这期节目一开始的时候
提到这种人文社科用处
这个问题的一个
最好的示范回答
我今天讲这么半天了
是为了向你隆重推荐
我们现在要开始的这个开学
期问这一个节目
很多人会以为我们看了一下
是个学校一样的一个机构
其实不是
我们是一座知识的剧
场我们这个知识的剧场
是要让你了解到
知识可以是非常有趣的
让你知道知识原来也可以很丰富
甚至带着娱乐性的
能够让你获得一种满足感跟愉悦感的
那么当然知识还能够长我们的见识
我们这座知识剧场里面
有许许多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
在我们这里开设不同的节目
我们开学期问这个节目呢
就是征集了组合了我们看理想
现在
有7位不同人文社科领域的大行家
在我们这里呢
向你一起介绍一下
到底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一个现代人所需要的人文素养
应该是什么模样
请注意我们这个节目
跟一般的大学的通史教育
跟一般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入门书
很不同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呢
我们不会非常死板的
做一讲简单的节目
讲讲哲学是什么
再讲一讲经济学是什么
光是这么讲啊
那就太像是上课了
而且呢你学到的都是一些很枯燥的
一些的基础的知识
在我看来
要理解人文社会科学最好的办法
不是先去从一些基础的概念定义入手
然后按部就班的去那么学习
而是一来就直接进入到这个领域
他本身必须要处理这些的课题
这就像我以前念哲学的时候一样
我们常说念哲学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那就是做哲学
你真的进去做了
真的进去陪着他
用他的方式一起思考
这才是最好的
学习这些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一个办
法那么所以同样的我们开学期问
就提出了7个
问题给我们7位看理想的讲者
那么希望他们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一些解答
这个解答一方面是彰显了这个人
他所在的
他所专业从事的这些人文社科知识
里面的一些的方法
他用的工具的一个梗概展现出来
但是另一方面呢
这7个问题又都是我们今天很多时候
身为当代中国人
可能会碰到的问题
或者可能会觉得跟我们的生活
相关的问题
或者我们可能会觉得有趣的问题
所以透过这开学期问
我们不止能够认识7种人文社会科学
他的独到之处
同时还等于从7个方面
去再度认识我们今天的这个世界
我们今天这个国家跟我们这个时代
我们这个节目啊
坦白讲是有原型的
是来自于我以前曾经见过的东京大学
他们的同事讲座
那么东京大学呢
跟全世界很多的大学一样
都有他的同事教育课程
而在他这个教育课程里面
有一个特别有趣的地方
就是他办了一个同事讲座
这个同事讲座
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系统
有时候请一个数学家
有时候请他们那个政治学家
有时候请他们的一个中国研究专家
那么每人讲的东西呢
都不是什么中国研究入门
哲学入门
而是去问一些
好像去谈论一些很专业的问题
比如说中国黄土
高原上面的人的生活的理想的问题
又比如说有人会来谈一谈
英国式的花园
他诞生背后的政治问题
这些问题看起来好像都很有趣
很有意思
但是好像都不
是正常的一个通史
教育里面的那种入门课程
我们看理想的开学期问
大概就有点像是这样
好像给你7个
不算是入门课程会给的一些的内容
一些节目
但其实我们就是要透过一些专家们
他们正在关心正在探讨的事情
来实际的给你展现出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魅力
这就是我们看一下
献给大家的开学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