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桠】55 Klaus Biesenbach:巨大艺术废墟的管理者 | 一席

🎁Amazon Prime 📖Kindle Unlimited 🎧Audible Plus 🎵Amazon Music Unlimited 🌿iHerb 💰Binance

播客

描述

克劳斯•比森巴赫(Klaus Biesenbach),24岁接手德国东柏林的一处废弃的厂房,改造成德国最前卫的当代艺术馆,现任MoMA PS1首席策展人,策划了一系列重量级回顾展,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威廉·肯特里奇《五主题》等等。

“23岁,我离开德国去纽约学习医学和艺术双专业。那是1989年的夏天,所有电视都开始播放东欧国家的游行示威,所有的东欧国家,从布拉格到布达佩斯的德国领事馆。

东德瓦解了。

我在纽约目睹这一切,从《时代》周刊上,从电视上,只知道柏林墙一定会倒,毫无疑问,它不会永远存在。我不想在纽约继续学习了,我想立刻回到德国,回到柏林。纽约一直在这里,不会改变,一天、一个月、十年……但是在我的故乡柏林,历史正在发生。

我,一个德国年轻人,24岁上下,想在这个大动荡的历史时刻,做点什么。

当时德国东西两边货币已经统一,成为了一个国家。然而对东柏林人来说,西德人就是外国人,所以回到东柏林我就成了外国留学生,学校只给了我一个自行车地下车库作为公寓。我就在这个地下车库住下了,在政府的文化管理局实习。

文化管理局的人告诉我,这儿有很多旧厂房,你去过去过纽约,你了解东西方各是什么情况,你愿不愿意接管这个大厂房?

他们带我去看这个大厂房……现在看来,那完全就是奥古斯特大街上的一片废墟,而我,一个学医的青年,竟然成为了这片巨大废墟的管理者。

当时很多艺术家失去了工作室,他们决定搬进工厂成立艺术空间。于是我开始联系很多艺术家,自由策展人。很快,这片废墟成为了艺术的废墟。我们每周都聚一起讨论策展形式,最后决定做个大展览。

当时没有资金,没有资源,有的就是这些闲置的空间——米特区的奥古斯特大街上有教堂,有地下室,还有几个商店,以及一个展览中心,很多很多空间,甚至厕所,也成为了布展空间。我们在每个房间都安排了一位策展人,每位策展人又邀请来很多艺术家,于是我们从10个房间发展到11个,14个,20个房间的展览。一共有37个房间,就是后来的「37个房间」。

这是一次探索,我就是这样进入策展这一行。

37个房间,37个策展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艺术展。37个房间里有好些有趣的展览。有女性展览,当时小野洋子也在,那是我第一次帮小野洋子做艺术展;昆德拉•舒尔茨拍摄的东柏林和摄影师南•戈尔丁的纽约共同展览,成一次很美妙的对话;行为艺术家麦克•史密斯;90年代极具开创性的艺术家菲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

没有预算,没有市场推广,一周时间我们接待了三万多名观众。他们走进公寓,旧教堂,废弃的地下室,去各种废弃的房子,看这个荒废了四十多年的城市里的展览。

当时我就想,艺术一定要是公共的,一定要是政治的,艺术有责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听起来像是老生常谈,陈词滥调,但是作为一个孩子,这确实是我学习和成长中得到的重要启示。

「37个房间」展览之后,大量艺术家来到柏林。这里有很多闲置空间,不用花什么钱就能有一个工作室,像是蛮荒之地,你可以直接占了发电站、加油站店面,或者把废弃的超市改成博物馆用上几周,那是个前所未有的极度自由的局面,创作者的天堂。”

文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