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
文字稿
3個"為什麼我們要停止使用核能"的理由
- 核子武器擴散
核能技術以一種暴力式的方式登上世界舞台。
在1944年世界第一次核彈試爆後,短短一年後
兩個大型城市被僅僅兩顆核彈摧毀。
之後,反應爐技術慢慢地發展成一種產生電力的方法
成為一種產生電力的方法
但它仍緊密地連結到核武科技
要發展核武
幾乎不可能缺少使用反應爐技術
事實上,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對於散播核能反應爐技術
而不擴散核武的成功
只是有限地
四十年內,五個國家發展了核武技術
其得益於反應爐技術
實際上從一個和平用途的核能發電中
分辨出一個隱蔽的核武計畫是非常困難的
在1970年代,大型核能勢力非常開心地販售和平用途技術
給小型國家,但該技術卻在之後被那些國家用來自主發展核武
通往死亡核武的道路都是由和平的核反應爐所鋪設
2.核廢料與汙染
用過核燃料不只有放射性
也包含了極具化學毒性的物質,如:鈽
它的傷害唯有經過數萬年緩慢地衰減
有個程序叫做再處理
顧名思義,從用過核燃料中提煉鈽
它可用在兩個地方
核武或是新的核燃料
但因為我們沒有適當的反應爐使用再處理過的核燃料
所以它是難以被使用的
一微克可以要你的命;幾公斤可以製造一個核彈
而即使是不顯眼的國家,如德國,也有數噸的鈽散布於國內
因為數十年前再處理似乎是個好主意。
而核廢料最後都去哪了呢?
在海拋被禁止後,我們嘗試掩埋它
但我們無法找到一個可以肯定地維持數萬年安全的地方
在這幾十年之間
超過三十個國家、400部以上核反應爐
產生數十萬噸的核廢料
而只有一個國家現在認真地設立
一個永久核廢料貯存場,就是芬蘭這個小國
3.意外與災害
60年以上的核能史上
核反應爐或核廢料處理設施曾經有7次主要的意外
其中有三件被控制住
但有四件意外釋放出可觀的放射性物質到周遭環境
在1957、1987、2001,俄羅斯、烏克蘭、日本
大片土地因此在未來數十年內不適合人類居住
雖然死亡人數各方仍爭執不休,但在數千人左右
這些災害發生在各種不同的核反應爐
各個不同的國家、各自不同的時間
看著這些數字,我們可能可以這樣問我們自己
為了這十幾%全球能源供應,
是否值得用每三十年一次毀滅性災難來換?
30~40%的能源供應是否值得
每十年地球上就有一處新的福島或車諾比?
什麼地方要被封鎖我們才會說:不要再更多了?
底線在哪裡?
所以,我們應該使用核能嗎?
風險可能超過它的好處,所以為了我們好
也許我們應該停止在這個方向上追尋,並且放棄這項技術。
如果你想聽這個議題上另外一邊的看法
或是核能簡短的介紹,請點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