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
文字稿
基因改造生物(以下簡稱GMO)是現今科學最受爭議的議題之一
基因工程被用於很多範疇
雖然醫學上的應用(例如基因改造胰島素)被廣泛接受
但是當談論到食物以及農業,有關的爭議又再次變得激烈
為什麼呢?
為什麼同樣的技術會受到那麼不同的看待?
讓我們探究到底
探討GMO的好處
帶來的憂慮
和未來的發展
背景音樂
影片:Kurzgesagt
- “種"括而言 -
題目:何謂自然?
人類早在幾千年前已經開始對於動植物進行基因改造
或許你有某幾棵植物收成豐盛
或許有一隻狼對人特別忠心
所以你很聰明地配種繁殖擁有對你有益處的特性的動物和植物
所謂性狀其實就是基因的外在表現
隨著一代一代的繁殖
那些性狀就變得更明顯
相隔幾千年
幾乎所有在我們身邊的動植物
都與本來還未被馴化的模樣差天共地
如果人類在幾千年前已經開始改造基因
所謂的「基改生物」,或稱GMO,跟普通生物有什麼差別呢?
選擇性地配種繁殖的結果基本上很不可靠
基因工程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我們可以選擇我們想要的特性
讓果實長得更大
變得對害蟲免疫等等
那為什麼人們對於基因改造(以下簡稱GM或基改)那麼憂慮呢?
題目:GMO 有害嗎?
我們從最常見的反對原因開始
基因流動
意思是基改(GM)農作物可以跟非基改(NON-GM)農作物交配
從而帶來"不好"的特性 (“不好” 在此解作擁有者不想要的)
有一個辦法可以完全防止這個問題
可是這個辦法本身就是反對GMO的一大論點
終結者種子
這些種子種出來的植物不能繁殖
所以農民每年都要買新的種子
終結者種子的概念引起很大的反響
最終阻止了這概念的應用
回到基因流動的大問題:經人工改造的基因被意外傳播
有一些GMO在播種範圍之外生長
也有在野外品種中找到微量人工基因的例子
可是基改植物並不能完全在沒有人為控制之下繁殖
很多基改農作物需要用同株的花粉授粉
而且所有基改農作物都只能跟品種很相近的植物交配
一些培殖方法也可以大大減低意外的基因外流,例如緩衝區
儘管如此,改造基因外流的理論可能性把我們帶到一個更重要的問題
來自基改農物跟來自非基改農物的食物有分別嗎?
從頭到尾這問題都是一個很大的顧慮
食用基改植物都會被試驗,檢查食用風險
而實驗結果都會經由多個機構進行評估
經過三十幾年和幾千個研究實驗,科學終於有了答案:
食用GMO植物的風險並不多於食用同等的非GMO植物
不需要只聽我講,下面的"影片說明” 附帶支持證據的連結,你可以去看看
那麼改造成有毒的基改植物呢?
例如BT農作物
從細菌Bacilius Thuringiensis(BT)借來的基因
讓改造植物製造一種會破壞特定害蟲消化系統的蛋白
這植物會製造自己的農藥
吃它的昆蟲會死
聽起來很可怕
農藥可以洗掉
可是Bt農作物的毒素卻在植物本身
其實,這並不構成問題
有沒有毒,在於不同生物的角度
對於一種生物沒害處的,可能會毒死另一種生物
比如說咖啡,對昆蟲是有毒的,卻對我們無害
又比如說巧克力,犬隻食用會有危險,人類吃卻帶來歡愉
Bt農作物製造的蛋白針對特定昆蟲的消化道設計
對我們完全無害
也可以反過來
讓植物變得對於某些除草劑免疫
這樣農民就可以大範圍使用除草劑而不傷害農作物
我們來到了GMO的黑暗面了
對於農藥製造工業,這是大商機
在美國,超過90%商業農作物都對於除草劑有抗性
而大部分都是對嘉磷塞(Glyphosate)有抗性
於是,嘉磷塞的用量大大增加
也不是全是壞消息
嘉磷塞對人體的傷害遠小於很多其他除草劑
可是,這代表農民會只依賴這一個辦法
而把其他更平衡(合適)的除草方法忽略
這是GMO討論其中一個最核心的問題
很多批評並非針對GM科技本身,而是針對現代農業方法
和控制食物來源的大企業的商業手法
這批評不但實質
而且很重要
我們要把農業變革成更加可持續的模式
GMO科技在這層面有益無害
協助我們保護大自然和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題目:GMO 可以有什麼正面影響?
我們來看看一些正面的例子
茄子在孟加拉是一個很重要的植物
可是茄子收成經常被害蟲整季地破壞
農民非常依賴農藥
這不但很昂貴
農民也經常生病
2013年引進的基改茄子解決了這個問題
我們之前提到、對人無害的Bt殺蟲蛋白被加入這些茄子的基因
此舉令農藥在茄子上的使用下降超過80%
農民的健康改善了
他們的收入也大幅增加
有時候,GM甚至是唯一的選擇
在90年代,夏威夷的木瓜業
受到輪點病毒(Ringspot Virus)的嚴重影響
夏威夷所有的木瓜幾乎覆沒
解決辦法是把輪點病毒的"疫苗"(免疫力)種在木瓜的基因裡面
如果沒有GM,夏威夷的木瓜業就會淪陷
題目:未來
這些例子凸顯GM科技被非常狹窄地應用
在這一刻,99%GMO只是對於除草劑免疫或者會製造自己的農藥
可是還有很多應用的可能
科學家正在研究可以改善我們飲食的GMO
擁有更多營養或者不同營養的植物
例如有更多抗氧化物的水果去幫我們抵抗疾病 (影片:紫番茄)
或者有額外維生素的米飯 (影片:黃金米/ β-胡蘿蔔素)
在更大的範疇,我們正在研發對於氣候改變有更大耐力的植物
讓這些植物可以適應不穩定天氣和不良土壤環境
變得抗旱抗洪
GMO 不但能夠減低對於環境的影響
更可以主動地保護環境
科學家正在研究可以像微生物一樣從空氣中攝取氮的農作物
氮是常用的肥料
可是氮的積聚會汙染地下水和加速氣候變化
會從空氣吸收氮的植物可以一次解決兩個問題:
-
在已發展國家的過度使用
-
在發展中國家的氮短缺
我們還可以把植物改造成像美洲栗樹一樣效能極高的炭收集器,
以緩和甚至逆轉氣候變化
我們現在擁有的工具(科技)可以幫我們達到任何想像中的目標
題目:結論
全人類每天消耗110億磅食物
聯合國(United Nation, UN)預計於2050年,這消耗量會比現在多70%
我們可以清空更多森林作為農地和牧場去製造更多食物
還有使用更多農藥
或者找辦法在已經設為農業用地的土地上,用更密集、更有效的方法(例如GMO)製造同樣的份量
以密集化、強化農業代替擴大用地
GMO可以變成新的"有機"
總括而言
GMO不但有潛能大幅改變現代農業
更有可能逆轉我們對環境不負責任的後果
GMO 可能是我們挽救地球生物圈最厲害的王牌
這影片的製作耗時超過600個鐘頭
感謝我們在Patreon的觀眾支持者 讓這"不可能的任務"變得可能
如果你希望支持小心求證、用心製作、愛心滿滿的資訊影片,請你在Patreon給予支持!
你還會得到屬於你的鳥兒動畫作為感謝 (翻譯:好可愛!!!)
如果你想知道更多關於基因改造的資訊
我們的頻道有更多的影片解釋基因改造的潛能、潛在風險以及這科技對我們未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