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
文字稿
在40年前,美國總統理察·尼克森
宣佈將藥物濫用列為第一公敵
並開始了一項史無前例的全球政策:毒品戰爭
今天,數據出現了
毒品戰爭是個龐大的失敗,還帶來了一連串異想不到的可怕後果
在美國,許多人為此受牢獄
也導致社會腐敗、政治動盪和暴力
在南美洲、亞洲和非洲蔓延
更造成了全球有系統的人權侵害
這嚴重影響了數以百萬人的生計
在這些期間,人們每年浪費了幾十億元
最後卻壯大了販毒集團
這似乎與原本毒品戰爭的目標:
一個沒有毒品的世界,相差十萬八千里
為什麼為這樣呢?
毒品戰爭的策略核心就是:消滅毒品,一切就沒問題
所以在前幾十年內,人們一直努力於
根除毒品的供給
和監禁毒販
但是這忽略了市場機制最根本的動力:
供需法則
如果只單純減少了某物品的供給 而沒有降低需求
市場價格便會被拉高
而這對於一般產品而言,其銷售量可能會下滑 但是毒品卻不是這樣
毒品的市場並不是價格驅動的
不管價格如何,毒品仍然會有人買
所以結果就變成了鼓勵人們製造更多的毒品
以及更多的毒販,讓毒品流通更便利
這就是所謂的氣球效應:就算毒品的生產
和主要的供應鏈都被瓦解了,最後消費者端的需求卻沒有減少
冰毒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美國政府為了遏止冰毒的製造
嚴格限制了用於製作冰毒的原料銷售
這讓大型的冰毒工場關門
但出人意外的是,小規模的製毒工廠如雨後春筍般浮現
主要出現在世界各地的小鎮或郊區
使用未受規範的原料
作為回應,某些美國的州想要減少家庭甲基安非他命工廠的供給
而限制了更多化學原料
這大幅降低了小規模的甲基安非他命製造
但是甲基安非他命的供應依然不變
因為墨西哥販毒集團立即接手並開始大規模的生產
他們的甲基安非他命甚至比以前的更好
而且他們有很多走私的經驗
因此,所有這些努力讓甲基安非他命的生產更加專業化了
毒品更有效用,而供給卻完全沒有減少
在供給這部份根本不可能贏得勝利
不僅是毒品的廣泛流通及需求未減
毒品的純度也比以前純了,更創造了300億的商機
美國緝毒署的效率卻只有不到1%
這就是美國為了遏止毒品流通的效果,不論境外輸入
或在境內
對於未成年人,毒品就像酒一樣的容易取得
當然事情不能停在這裏
禁令雖然可能減少一些使用毒品的人數
但在過程中卻對整體社會造成巨大的傷害
許多我們和毒品連結在一起的問題
實際上是源自於消滅毒品的行動
例如,禁止毒品卻使毒品更強烈
更有效的毒品讓存放毒品的空間更小
讓你可以賺更多的錢
就如同禁酒令時期
人們被促成去喝比啤酒還更烈的酒
毒品的禁令在世界各地也導致更多的暴力和謀殺案
不法幫派和販毒集團不能訴諸法律途徑解決
所以他們就使用武力
導致暴力的惡性循環不斷的增長
據估計,在美國的兇殺率
由於毒品戰爭提高了25%~75%
而在前線的墨西哥
有大約16萬4千人在2007~2014年間被謀殺
這比起在戰區的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死亡人數還多
這是在同一時期的比較
但是在這情況下,對於社會影響最大的
是囚禁那些非暴力的那些毒品罪犯
舉個例子,
美國身為毒品戰爭的一大推手
佔世界總人口的5% 但卻包含世界上的25%的罪犯
這主要是因為對毒品的嚴厲的懲處跟強制的禁止
而社會中的少數族群的受害更嚴重
非裔美國人佔了所有美國囚犯的40%
雖然白人小孩更有可能接觸到毒品
黑人小孩為此入獄的比率卻比白人小孩高出10倍
好的,那我們實際上有不同的作法嗎?
有辦法解決這團混亂嗎?
在20世紀80年代的瑞士面臨
有關海洛因使用的公共健康危機
愛滋病毒的嚴重擴散以及街頭犯罪成了難題
瑞士當局嘗試了新的策略:縮小傷害
他們成立免費海洛因供應中心
吸毒者會在裡面接受治療與照護
在這裡,成癮者們可以免費吸食高品質的海洛因
他們可以用乾淨的針頭跟安全的注射室
淋浴間、床跟醫療照護
社會工作者幫助他們找到住處 和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其他問題
結果就是毒品相關的犯罪大幅的下降了
並在中心內三分之二的人有了固定的工作
因為現在他們可以把生活重心放在如何讓自己過更好
而不是為了毒品籌錢
現在,瑞士超過70%的海洛因成癮者接受這種治療
愛滋病毒的感染率大幅的下降
因為海洛因使用過量而死亡的人也減少了一半
與毒品有關的性工作和犯罪更格外降低
所以顯然有一種方法不僅更便宜
而且更實際,而不是製造更多的問題
毒品禁止導致了人權被剝奪,
大量的金錢開銷和引起無數的悲劇
只為了追求那到不了的目標
經過40多年的對抗, 現在應該是要結束毒品戰爭的時刻
並著手在更好的東西上
這部影片由Open Society Foundation
和在Patreon捐款的觀眾提供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關如何影響藥物政策
去看看的Stop the Harm活動吧
我們終於有了一些商品了!
如果你想擁有Kurzgesagt海報,T-shirt,馬克杯,
或怪獸的貼紙,
可以到DFTBA商店去逛逛
Amara.org社區,Jason Haung{NCKU,Allen Chung翻譯字幕